区块链——未来金融战略制高点

伴随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传统金融历经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的演变,已经远远突破了资金融通的传统内涵,驱动金融发展的金融科技正由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应用层面,进一步转向区块链等底层技术的创新层面,区块链巨大的战略价值也引发了全球金融业界的争相竞逐。

在区块链金融还未形成全球统一标准的“窗口期”,金融创新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北京,正在加快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也由此迎来了抢占全球区块链金融制高点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说,自蒸汽机、电和计算机发明以来,以数字革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令人兴奋,而区块链技术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并且是一项颠覆性的技术。

区块链技术的实质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无需相互担保信任或第三方核发信用证书,采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加密算法创设的节点普遍通过即为成立的节点信任机制。

事实上,市场经济活动中存在众多信息中介和信用中介,原因就在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双方无法建立有效的信用机制,而区块链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

“区块链低成本地解决金融活动的信任难题,并将金融信任由双边互信或建立中心信任机制演化为多边共信、社会共信,以共信力寻求解决公信力问题的途径。”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用五个词来总结区块链的特征,即Distributed(分布式总账)、Trustless(去中介信任)、Asymmetric Cryptography(非对称加密)、Smart contract(智能化合约)、Time stamp (时间戳认证)。

“相对于中心化来说,区块链就是分布式总账技术。”霍学文对记者表示,人类社会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前,信任解决方式是中心化。比如设立政府部门或者征信中心等发证机构,都是为了解决社会信任问题,但尽管如此,这一问题仍是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公平交易、信息流动以及社会资源配置等问题的症结。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拥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区块链技术并非颠覆金融本质,更多的是颠覆金融的实现形式。”霍学文强调,“当前有些观点认为区块链金融的‘去中心化’是不恰当的,中心依然存在,只不过以前是物理中心,未来将以互联网为中心,谁提供区块链的发布与信任服务,谁就是中心,区块链生成平台即中心。”他解释说,互联网时代不仅改变信息的存在方式、传输方式以及对社会的作用方式,还会改变社会组织关系、层级结构和企业组织体系。因而作为一项技术的区块链,通过改变金融与外界的沟通形式,从而完成对金融实现形式的颠覆和革新。
区块链技术的加密算法特性与“去中介化”的过程,让“未来金融业将进入算法金融时代”成为了全球金融业界共识。

全球金融业界纷纷布局抢占这一未来金融底层技术的技术制高点。欧洲的大金融机构创设的组织R3在加紧研究区块链技术的金融应用,德勤已经将这种技术应用于企业审计,纳斯达克市场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发行证券。

无论是传统金融服务,还是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创新,抑或在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打击非法集资等领域,区块链技术都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也由此驱动着区块链技术正逐步成为互联网金融乃至整个金融业的关键底层基础设施。霍学文判断,互联网金融正在加速步入“区块链+”时代。